【聚焦省十运会|专访】肖俊:打破壁垒 改革创新 办人民满意的体育盛会!
2025-10-18 23:23:08万众期待的贵州省第十届运动会 涂敏 摄
记者:从国家层面来看,目前是否也有一些新的政策推进奥运会的人才选拔?
肖俊:是的,现在国家不拘一格的选材模式,我们叫跨界选材。比如,一名年轻的体操运动员成绩如果不是特别突出,可以将他跨界选到其他空中技巧项目中去。这样跨界选才带来的好处是,减少了竞技体育的人才浪费,给竞技体育带来了人才的流通。省十运会我们也设立了专门的选材小组,希望从中选出优秀的苗子。
记者:透过省十运会的这一系列改革措施,可以看到未来体育改革的哪些风向?
肖俊:省十运会出台这么多措施,归根结底是要办人民满意的体育,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。这是全面落实十九大和习总书记讲话精神,这也是我们体育改革下一步的方向,就是把体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当中,体育才能够发挥它更大的作用,给老百姓更多的获得感。体育运动的魅力,并非只在夺牌之时,每个拼搏进取的瞬间都值得喝彩。我们要把省十运会建成老百姓的省运会,让更多的群众、业余选手能够参与其中、展示自我,同时展现在脱贫攻坚、后发赶超时代进程中贵州人民的精气神。
省运会的田径赛场 刘昌敏 摄
记者:肖局长是世界冠军出身,您当时所身处的体育环境和今天相比有哪些异同?
肖俊:我是射击运动员出身。过去由于经费紧张,我每天训练能打50发、100发子弹就算多的了。现在只要是训练需要,运动员每天打200发、300发、400发都没问题,同时训练的手段以及装备等方面都要更加先进,参与比赛的机会也更多。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,运动员们唯一不变的就是刻苦训练、努力拼搏的精神。如果失去了这种精神,再好的条件也培养不出优秀的运动员。这不光是体育的精神,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,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下去。
省运会的射击赛场 刘昌敏 摄
记者:通过此次省十运会,您认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应该如何融合发展?
肖俊:竞技体育发展得越好,对群众体育带动、引领就越好;群众体育越蓬勃开展,竞技体育的选材面就越广。实际上竞技体育、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三者是一个良性循环。群众体育既能为竞技体育输送人才,也能带动体育消费,相应的体育产业也会越做越好;而体育产业做好了,又可以反哺竞技体育。国务院的46号文件明确表示,要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,到2025年,基本建立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善、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,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,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。对此,贵州也一直在努力,通过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双管齐下,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,将体育产业真正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支柱产业、幸福产业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